校党〔2014〕41号
关于印发《武汉工程大学“四个工大”
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全校各单位(部门):
《武汉工程大学“四个工大”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党委常委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印发。请认真组织学习,加强宣传,各相关部门要针对方案制定具体的工作落实细则,确保各个项目顺利实施。
特此通知。
中共武汉工程大学委员会 武汉工程大学
2014年12月9日
武汉工程大学“四个工大”建设实施方案
(2014~2017)
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提出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宏伟目标,要求在内涵建设、特色发展、品牌打造、效能提升等方面进行战略谋划,不断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努力建设“特色工大、创新工大、品牌工大、幸福工大”(以下简称“四个工大”)。依据国家、省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发展环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到2020年,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的高水平高等学校”;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深化改革,强化内涵发展,突显特色,铸造品牌,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事业建设和发展的主导方向。另外,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方式以“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为核心的战略转变,赋予了高校更为重大的历史使命,高校应该成为经济社会建设中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知识创新的核心力量、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重要支撑。
作为一所具有行业背景的地方院校,长期以来,学校始终坚持“质量立校、科技强校、人才兴校、突出特色、协调发展”的办学思路,紧密团结广大师生员工,牢牢把握发展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学校距离创建特色鲜明的品牌大学还有一定的差距,距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学校提供的教育产品、服务和科研产品的质量要求以及人民群众享受优质教育的强烈要求还有一定差距。高等教育事业建设发展相关政策的落实实施,改革配套计划、项目以及湖北省“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战略部署、“五个湖北”建设方案的推进施行,为学校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大好时机,搭建了更为宏大的表演舞台。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学校只有不断强化办学特色,才能切实提升内涵质量和核心竞争力,只有致力于改革创新,才能充分挖掘潜力,满足多方需求,创造新的业绩,只有进一步增强品牌意识,才能形成标志性的办学成果,彰显办学水平。只有切实把学校发展与师生意愿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凝聚人心,汇聚智慧,调动力量,促进学校发展。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国家高等教育事业综合改革、经济社会建设发展为学校提供的机遇,紧密结合学校第二次党代会和“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的目标任务,以总结凝练、巩固传承,创建“特色工大”为立足点;以更新观念、创新工作体制机制、创造新成果,创建“创新工大”为突破口;以树立形象、提升地位、亮化品牌,创建“品牌工大”为着力点;以提高师生员工幸福感和满意度,创建“幸福工大”为最终目标,实施分周期项目化建设,明确目标和进程,强化保障措施,统筹推进,为学校建成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总体要求
建设“四个工大”是学校在充分总结过去办学经验、全面分析未来发展环境的基础上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是贯彻落实第二次党代会精神,推进落实“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的关键举措,是学校构思描绘“十三五”规划宏伟蓝图的重要支撑,是具有丰富时代内涵、众望所归的“工大梦”。全校各单位(部门),每一位工大人务必要从思想意识上高度认识建设“四个工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务必要从内心深处正确理解“四个工大”相辅相成的内在联系,务必要从实际行动上协同配合、不遗余力,给予“四个工大”建设项目强有力的支持。各责任单位务必要以此方案为主导,制定周密的建设实施细则,扎实推进,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通过此周期内的建设,让学校的办学特色更浓,创新动力更足,绩效品牌更亮,师生员工自我发展意识更强,创造工程大新的辉煌。
四、建设任务
(一)特色工大
1.基本内涵
特色是根基。“特色工大”的基本内涵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建设“特色工大”,要通过制定实施“大化工”建设方案,进一步发挥学科间的协同、集成、辐射作用,形成具备广泛影响力的优势学科群,突显学科特色;要以现代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面向生态文明和现代工业建设,全面构建开放式工程教育体系,强化以工为主的工程教育特色;要针对行业和区域经济建设的现实需求,掌控一批热门和关键技术,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服务平台,实施一批重大科研项目,带动“两院一园”的建设和发展,展示服务面向特色;要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重点,进一步凝练和传承工大精神,不断加强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建设,提高文化品位,弘扬校园文化特色。
2.建设项目
项目一:大化工学科群建设
(1)建设目标
以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为核心学科,机械、控制、环境、计算机、土木、资源等为相关学科,管理、法学、安全、英语、艺术等为协同学科的“大化工”学科基本架构,通过交叉融合凝练,形成若干有特色、有影响力的学科方向,建立起具有引领性、创新性、示范性的学科群,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成立相应的组织体系,制订相应政策,保障学科群内部高效运转,推动大学科、大平台、大团队建设,形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开发研究的学科集群、平台集群和团队集群,促进学校各个学科都形成各自的特色,从而推动学科整体实力不断提升。
(2)建设任务
启动实施“大化工”学科方向凝练计划,完成核心学科、相关学科、协同学科的学科方向凝练,核心学科凝练3~5个有比较优势的学科方向,相关学科、协同学科凝练2~3个有一定学术实力学科方向,重点建设好1~2个具有特色优势的学科方向。启动实施“大化工”平台建设计划,加强“大化工”实验实践平台建设和服务平台建设,新增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新增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个,新增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4~6个,其它科研平台6个左右。启动实施“大化工”人才培养专门计划的论证和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工作。制定和完善“大化工”人才培养方案,推进“大化工”人才培养教学研究,推进“大化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启动实施“大化工”团队建设计划,新增“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或中组部“有关人才计划”人选1~2人。建设“有关人才计划”学者领军的团队1~2个,“有关人才计划”学者领军的团队2~4个。
(3)保障措施
优化资源配置。遵循“激活、开发、科学调配”的原则和“保重点、保发展”的思路,实现“大化工”学科群建设与资源使用的有效统一。
健全管理机制。建立跨学院、跨研究机构的学科组织,形成学科集约优势。建立学科建设水平评估和建设效益评价体系,制定和推行学科建设综合评价考核制度。
扩大对外交流。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学术合作与交流,提升学科建设的质量和层次。
项目二:科研服务
(1)建设目标
瞄准国家、区域发展需要,特别是围绕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化工新城、光谷生物医疗产业基地等重大项目,结合学校特色优势学科发展,采取“渗进去、融进去”的策略,优先发展相关领域中急需突破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瓶颈制约。特别是要在“国家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与“大化工”紧密相关的资源、环境、能源、先进制造、信息网络和生物医药等领域方向上,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在服务与推动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保持或形成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关领域的不可替代性。
(2)建设任务
加强和规范对各类科研资质的管理,建立和完善资质使用绩效评估体系,最大程度地发挥科研资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充分利用军工保密资质,有针对性地组建军工类科研项目团队,拓展服务领域。
全面开展调查研究,积极组织力量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湖北省区域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跟踪现实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吸引社会资本,整合科技资源,加大力度与相关企业共建一批校企合作技术研发中心及产学研基地,积极承接省内外政府、企业科技项目。
围绕“大化工”,依托磷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化工新材料、先进制造和人文社会四大学科群建设,打造“大团队”,申报“大项目”,攻克“大难题”,充分发挥磷资源开发与利用领域的核心技术独领作用,大力推进化工特种材料制备与产业化,积极开展高端领域设备制造技术的研发,有效开展生态文明、政策咨询等人文社会类研究。
重点建设好武汉化院科技有限公司、大学科技园、湖北省化工设计研究院和武汉化工新材料技术研究院。集中优势力量,攻克一批产业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着力建设磷资源开发利用、化工新材料技术、环境、智能制造等技术服务平台,为化工类企业提供专业技术研究、放大、评估等服务。努力将武汉工程大学科技园打造成为面向石油与化工行业、省内一流的“高新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基地”、“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基地”。
(3)保障措施
提升主动参与区域服务的意识,按照“创新驱动、产业牵引、产研融通、提质增效”的总体要求,积极融入到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
主动用好用活政府政策。把握“五个湖北”建设的机遇,充分利用湖北省、武汉市“黄金十条”等政策,切实瞄准和追踪区域重大需求。
项目三:工程教育体系
(1)建设目标
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研结合为途径,全面施行课程体系面向工程、课程教学结合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源于工程、科技活动贴近工程,积极构建“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一体、工程教育与素质教育一体、专业教育与科技教育一体,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的开放式工程教育培养体系。
(2)建设任务
进一步优化工程教育培养方案,依托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逐步建立起课程设置、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毕业设计等各环节企业全过程参与的培养体系。健全和完善工程教育质量监督与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大工程实践平台建设,加强国家级环境与化工清洁生产实验示范中心建设。遵循“大工程”理念,根据现代工业和制造流程,通过整合校内实践设施和企业捐赠及新添置各类工程设备,建设一个涵盖多个学科专业、多项工艺流程的全方位、综合性、开放式的工程教育与实践中心,力争建设成为国家级示范中心,建设好一批校外工程实践教学基地。启动实施工程特色“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计划,逐步构建由校内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学队伍。
启动“工程博物馆”建设,通过虚拟、实物展示典型工程、典型人物、典型事件,集成理论教学素材库和实践教学项目库。启动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大化工工程教育与创新创业中心”的教学项目具体建设,集成校内外实践教学硬件软件资源,构建以“大化工”为特色的相关工程专业实习实训和创新创业工程教育实践大平台,实现相关专业的实践平台集成和工程实践过程活动CDIO的集成。进一步推动工程教育内涵建设,利用教学建设与改革项目、大学生实践项目,扩大大学生实践项目训练规模,专业覆盖面逐步达到100%。
(3)保障措施
强化交流合作。加强与政府、行业、企业、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强化企业导师聘任、教师培训、学术交流、科研与产业孵化合作力度。
不断完善工程教育培养模式,大力推进工程教育管理模式改革创新。
加强工程教育理论研究,加大对工程教育成果的宣传和凝练,树立工程教育典范。
项目四:校园文化建设
(1)建设目标
实现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双百双十”(组织开展好100场特色文化活动,建设好100个文化社团,建成“10大人文景观”,培育“10大特色校园文化”)目标。重点推出一批研究和宣传工大精神、具有较高学术水准的校园文化成果;重点营建一批面向基层、面向师生的优秀校园文化阵地;重点打造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体现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重点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环境宜人的校园人文景观和文化设施。
(2)建设任务
建设校园文化标识系统,编印《武汉工程大学校园文化标识系统手册》。OA系统、教学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逐步调试投入使用,基本实现办公、教学、管理网络化。统筹规范,统一标式,建设好校园网主页、新闻网、部门和二级单位网站及各专题网站。创新学校广播工作理念,构建开放办台的工作模式。重点建设好大学生活动中心、大礼堂和老干部活动中心,营造高尚健康的文化氛围。完善学生公寓管理体系,夯实文化阵地建设。规范社团的建设和管理,用科学理论武装社团,用实践活动锻炼社团,用严格制度管理社团,促进社团的健康发展。
以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为重点,以建设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弘扬“工大精神”,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以开展多层次、系列化、品牌性论坛、报告、讲座为手段,大力开展“创新工大”特色文化活动。力争四年内,开展100场特色文化活动。整体筹划建设“校友林”、“工大林”,“工程博物馆”、“大化工中心”、“校史馆”、大学生创新基地、静思湖、中心广场雕塑等“十大校园人文景观”。培育如企业佳班、E+国家级人才培养实验班、微特(WIT)讲坛、大学生体育节、大学生科技节、“十大精英”、“工大青年”、“百名新星”、“工大之星”等,在全国、全省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十大校园特色文化”。
3.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构建以学校党委领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校园文化建设新格局。把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与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加强监督和考核。
加大经费投入。确保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经费,纳入学校年度预算。
(二)创新工大
1.基本内涵
创新是手段。基本内涵是“更新观念,改变方式方法,创造新成果”。建设“创新工大”,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以推进协同创新为战略选择,努力形成科学合理的系列保障机制,全面提升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产出创新成果,蕴育更多新的竞争点,不断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2.建设项目
项目一:科技创新
(1)建设目标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思想、新理论和重大科技命题。大力实施协同创新,建立完善协同创新保障机制,组建大团队,申报大项目,充分利用低品位磷矿资源开发利用、乙烯工程下游产品开发及过程强化、光机电控与现代制造及“人文生态” 等协同创新平台,构建开放、集成、高效的协同创新模式。大力实施“工大创造培育工程”,以“两院一园”建设为主导,大力推进产业发展创新。
(2)建设任务
积极开展协同创新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协同创新成果,形成人人重视,人人参与的良好协同创新氛围。重新修订各项科研管理制度,为科研创新提供保障。制定出台新的《武汉工程大学科研工作评价办法》,实现以质量和创新为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减少行政性评价,鼓励教师潜心科研,支持教师从容科研。逐步完善科技人员薪酬分配体系,积极推进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改革。优化教学科研机构设置、建立学术特区。实行科研创新激励机制,设立学术创新奖、政府奖后奖、专利发明奖。进一步完善科研团队管理和考核办法,建立团队间协同创新的良性机制。
启动实施科研创新团队优化计划。以学科群为平台组建科研创新核心团队6~8个,力争获得以百万为单位的项目3~5项。探索建立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企(行业)协同、校地(区域)协同、国际协同的科研创新团队组建模式。实施“知识产权倍增计划”,促使学校科技创新涌现大量标志性成果。
建设好低品位磷矿资源开发利用创新平台。通过协同创新,突破磷矿采选关键技术。针对不同磷矿的系列浮选剂工业化生产建成1~2条工业化浮选生产线;分别在宜化集团和大峪口化工有限公司建成100万吨/年的中低品位磷矿选矿的2个示范工程。通过开展理论与技术研究及技术应用,培养一支磷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科研队伍,为湖北省磷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全面技术支撑,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实现新突破,解决我国和湖北省磷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领域的关键问题和重大课题。
建设好乙烯工程下游产品开发及过程强化平台。结合湖北省“中部崛起战略”和“支柱产业倍增计划”,积极开展高端精细化学品、有机高分子材料与化工过程强化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研发,在特种高分子材料开发上实现突破,集成一批乙烯工程下游产品新技术,形成华中地区最大的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建设好武汉化工新材料工业技术研究院,建立科技创新转化机制和政产学研开放共享合作机制,为武汉化工区、宜昌化学工业园、荆门化工循环产业园等八大化工园区提供技术支撑。
建设好光机电控与现代制造平台。围绕“大化工”生产过程装备及其自动化与信息化展开研究,促进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一级学科的跨越式发展,挖掘和培养机电控学科群成员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化工装备强化与节能、化工装备安全监测与智能控制、化工装备特种材料及化工容器管道失效机理与检测等方面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在制造智能化领域实现突破。
建设好“人文生态”平台,制订“大文科”建设发展规划,有机整合相关文科学院,进行协同创新。以生态文明为核心,将管理学院、艺术学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研究整合起来;以公共危机防控中的管理、法律问题为核心,将管理学院与法商学院的相关研究整合起来。以化工国际贸易为核心,将外语学院与法商学院的相关研究整合起来。以绿色休闲产业发展为核心,将管理学院与体育部相关研究整合起来。以清洁生产为核心,将管理学院与化药、化环学院相关研究整合起来。以“大文科论坛”为契机,筹划以武汉工程大学为主办单位的“湖北省化工、资源与环境”论坛,邀请产学研各界与会,构筑武汉工程大学在相关领域的研究优势与话语权。采取轮值主席制等形式建立“大文科”交流平台,积极开展企业清洁生产管理、企业安全生产与危机防控、生态产业园区建设及湖北省企业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的研究。
积极推进科研成果实施转化与产业化。以“两院一园”为载体,统筹校办产业项目规划、建设、招商融资、成果转化等业务,建立合理的科技成果评估模式及成果转化机制,建立责权利统一的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制度,设立科研成果转化基金与奖励。加强科研成果孵化与资本化运营。实现10~20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
建设武汉工程大学省级校园科技创业孵化器,孵化企业15家及以上。组建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统筹科技园规划、建设、招商融资、成果转化、新业务拓展,争取完成大学科技园一期工程100亩的建设。重点培育3~5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中2000万以上产值企业达到2~3家,1~2家企业具备中小板上市条件,争取1家完成上市。
完善武汉化院科技有限公司内部制度建设,争取参股若干科技公司:管式膜公司、节能环保工程公司、环境监测公司、机电设备公司等。到2017年盈利达到200万以上。湖北省化工设计研究院2016~2017年争取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武汉化工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完成规划大楼建设,实验项目经过孵化进入产业化阶段,实现年度200万及以上盈利。
(3)保障措施
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确保各项科研管理制度的科学合理化。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和产学研合作项目资助。
关注形势,加强引导。利用国家优惠政策、强制性许可资质、学校品牌影响为纽带,将学校、教师、公司紧密联系在一起,做强做大学校科技产业。通过各种方式,挖掘自身潜力,积极拓展业务渠道,实现业务的稳定发展。
完善用人机制,稳定人才队伍。健全和完善激励机制,将人才的成长和产业的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探索设置“产业特岗”(职业经理人)。
项目二:本科生培养创新
(1)建设目标
按照学校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多途径强化校企协同、科教融合,不断深化以“三实一创”(实训、实验、实习、创新)为核心的“两型两化”( 创新型、复合型、国际化、工程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点突出工程实践和社会实践能力训练,大力培养各类具有“工程内核”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建设任务
深入推进“两型两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制定关于进一步深化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施意见,修订《武汉工程大学实施工程教育改革方案》,整体推进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依托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育部卓越计划,湖北省拔尖人才培育计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和中外合作办学等项目,进一步扩大“两型两化”各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班规模,达到每届2000人左右。逐步推行导师制、科研训练制、校企联合培养制等培养制度,进一步拓展双专业一体化、2+2国际联合培养、3+1校企联合培养领域。
全面深化以“化工联盟”、“计算机联盟”为主体的校企协同机制,打造“内外互补”实践师资和平台。重点建设3个校企联合培训中心,20~25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广泛开展专业标准制定、培养方案研讨、教材编写、学科竞赛、教师互访、学生交换等活动。加大经费投入,优化实践环节结构,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培养落到实处。支持各学院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社会有关部门合作共建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继续实施“教师工程、设计与社会实践能力培养计划”,每年选派20名左右40岁以下青年教师以挂职锻炼、顶岗实习、合作研究等方式到企业、科研院所锻炼半年以上。同时聘请企业有关人员现场讲授部分课程,参与指导实践环节,让学生深入了解和接触生产实际。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实用性、多元化和高端化的要求,结合“本科教学工程”建设,不断深化教学管理模式,大力调整本科专业结构和课程结构,加强教学内涵建设和教学改革,打造省属高校一流的本科教育。以重点专业、核心课程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为主,组建新的教师教学团队。发挥教学评价与发展中心作用,积极开展教师培训、教学改革、研究交流、同行评价、咨询服务等各项工作,重点提高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制定出台教学科研工作量通认管理办法,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围绕本科教学工作开展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鼓励教师将自己的研究思维和研究方法融入课堂,鼓励教师结合自己的科研项目,为毕业设计(论文)提供设计性、创新性课题,直接指导学生开展科研活动,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和水平。
(3)保障措施
制定完善实验室通用、实验教师通聘等政策措施。明确各类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的指导工作量认可办法,明确比赛资助和奖励办法。
严格落实教育部规定,进一步明确学校各类特聘教授、双肩挑人员、优秀教师团队等的教学责任。完善学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及其使用等激励政策。
保障“三实一创”各教学环节、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各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的经费投入。
项目三:研究生培养体系创新
(1)建设目标
优化类型结构,建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招生选拔制度;坚持特色发展,构建以研究生成长成才为中心的培养机制;提升指导能力,健全以导师为第一责任人的责权机制;强化预警与监督,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研究质量保证体系;深化开放合作,创建合作多赢的发展格局;强化政策保障,建立适应研究生教育发展需要的管理体制。通过建设,实现发展方式、类型结构、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的根本转变。
(2)建设任务
改革研究生招生选拔制度,提高生源质量。实行导师的招生资格审查制度,限定导师招生总人数。实施以提高学术竞争力和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招生计划配置制。进一步扩大导师和学科专业的招生自主权,完善师生双向选择机制。优化结构,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2017年底研究生规模达到2700人,全日制研究生录取具有博士点单位生源百分比达到50%~55%。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培养质量。完善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和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稳步推行研究生学制改革,实行弹性学习年限。优化研究生课程体系,按照一级学科设置培养方案,对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实行分类设置、分类管理,加强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评价标准。建立学业预警管理机制,对各培养环节实时动态跟踪监控。实行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学位论文100%匿名评审,严格规范论文复制率的量化指标,逐步建立优秀学位论文培育基金。加强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每个专业领域建设2~3个研究生实践基地。2017年底,建成1~2门省级研究生精品课程,10~15门校级研究生精品课程,编著出版10本研究生精品教材,建成一批工程案例库和开发建立一批情景式仿真实验室,存在问题论文的百分比控制在4%以内,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累计达到40篇,研究生发表收录论文数80篇/年。
健全导师权责机制,提升指导能力。实行按学科所需设置导师岗位,制订选拔导师的量化标准,实行新增导师校外同行专家通讯评审制,强化“双师型导师”的选拔;建立完善育人责任、传授知识责任、培养能力责任、管理责任等四责一体的导师责任制度。制订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的遴选标准,扩大并规范导师在招生、复试、录取、培养、毕业等方面的权力。规范企业导师遴选,确保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研究生导师占导师总人数的35%。加大力度推行导师学术进修制度、导师考核制度和学位论文评价结果追朔问责制。
(3)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理顺学校、学院和导师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中的职责,构建科学的研究生教育工作两级管理体制,加强研究生辅导员和研究生培养管理队伍建设。
完善监督评估制度体系。建立基于学科特点与培养目标的学位授予标准,完善研究生教育过程管理,建立研究生的招生、培养、学位与人才质量评价机制,建立研究生教育预警机制和督查制度,完善信息平台建设,构建全员参与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深化开放合作。推进校企合作,加强研究生创新基地、工作站、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搭建联合培养研究生平台,大力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合作项目,支持研究生国外交流访学。
强化政策和条件保障。完善研究生奖助体系,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加强研究生教学、科研、生活条件建设。
项目四:内部治理体系创新
(1)建设目标
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充分发挥“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利、民主权力”的最大效能,共同推动学校发展。建章立制,确保学校各类各项工作有法可依。稳步推进人事管理改革,实施聘用制管理。继续推进校院两级管理,激发和调动学院办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引进和利用社会资源,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形成改革实体,强化服务功能。
(2)建设任务
编制《武汉工程大学章程》,确保顺利通过省教育厅核准。完成对已有校内各类规章制度的清理、废除、修订完善,编制新的《武汉工程大学制度汇编》。依据大学章程,建立健全学位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校院两级教代会各项工作体制机制。依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条例》稳步推进学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启动新一轮的全员竞争上岗工作,全面实施合同聘用制管理。建立健全各类人员绩效评价体系,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高职低聘、低职高聘”的用人机制和管理机制。全面深化校院两级管理,逐步实现全覆盖,形成学校宏观管理和评估监控,以学院为实体的管理体制。大力推行教学研究型学院建设试点工作。
对后勤社会化改革进行调研论证,引进社会资源,推行项目外包,探索建立“一甲多乙”后勤经营管理体系,形成改革实体。建立校院两级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出台资产绩效评价方案,树立资产经营新理念,重点加强对武昌校区周边商业网点的规划和完善,探索建立武昌校区资产经营收益模式。
(3)保障措施
成立各项工作领导小组,合理分工,明确责任,科学谋划,稳步推进。
广泛宣传,增强广大师生员工对内部改革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参与改革的积极性。
强化监督考核,完善问责制和工作督办制。
(三)品牌工大
1.基本内涵
品牌是导向。基本内涵是“工大培养、工大主持、工大研制、工大拥有的成果或亮点”。建设“品牌工大”,要通过“引进来、送出去、聚拢来”,造就一批名师、名团队;要通过加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力度,推进高质量就业工程,培养一批获得社会认可的学生;要通过进一步开发校友资源,大力宣传校友的业绩和成就,拥有一批有社会影响力的著名校友。要通过全面加强内涵建设、产出一批彰显学校综合势力的标志性成果;
2.建设项目
项目一:培养大师名家
(1)建设目标
拥有院士、863、973首席专家、国家有关人才计划、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科技奖第一完成人、院士候选人或具有上述人才相当实力的科技领军人才7~10人;新增国家教学奖第一完成人,国家、省级名师,国家、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以及有影响力的校本课程主讲教师等知名教学名师7~10人。打造核心领军团队8~15个左右。遴选培养“三育人”典型25~30人,最终树立“三育人”楷模5~10人。
(2)建设任务
继续深化实施各类人才引进、培养项目和计划,大力推进引才、引智工程,实施“核心领军团队计划”、“高端人才培育计划”,促进学校高层次、创新型、精英型科技人才的培育工作。在引进的高端人才以及现有教师、管理者、服务人员中分批遴选、组建团队、签订合同并在各部门备案,通过重点支持、加大投入等措施进行跟踪培养,并有意识、有组织地进行宣传。
设立“工大成就奖、杰出人才奖、教师楷模奖、管理楷模奖、服务楷模奖”等若干荣誉或奖项,建立完善各类人员、团队的考核评选办法,进行评选并大力表彰奖励。此类奖项以后每三年评选一次。
(3)保障措施
制定完善各类先进典型奖励措施。加强对上述团队和个人典型的宣传报道,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项目二:提高学生竞争力
(1)建设目标
进一步加强一本招生工作力度,提高生源质量,加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力度,推进高质量就业工程,以“高入、严管、优出”获得社会声誉和影响。到2017年,培养考取国内985高校、国外前200名高校研究生的精英学子达到250名;到世界500强企业、国内100强企业、行业上市公司等高端就业毕业生达到500名;自主创业注册资金达到较大规模的在校学生2~5名;一批学生获得全国知名学科竞赛一等奖或发表高水平专利发明、论文;一批学生在思想品行、公益活动、社团组织、文艺体育、网络等方面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校园名人。
(2)建设任务
制定相关标准,完成各类精英学子遴选,建立精英人才库,每名学生或团队配备专人指导。建立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在全校学生中培育一批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工大精英学子。
项目
| 数量
| 负责部门
|
学术精英
| 8%* 年级人数
|
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各学院(部)
|
就业精英
| 15%* 年级人数
|
创新创业精英
| 2%* 年级人数
|
品行精英
| 5人或团队
|
学生处、团委、
各学院(部)
|
公益精英
| 5人或团队
|
管理精英
| 5人或团队
|
文艺精英
| 5人或团队
|
体育精英
| 5人或团队
|
网络精英
| 5人或团队
|
(3)保障措施
将学生品牌建设项目纳入院部目标责任考核指标体系,并加大权重。
修订《武汉工程大学学生综合奖学金管理办法》和《武汉工程大学学生单项奖学金管理办法》,设立“工大精英学子”奖学金。
项目三:打造综合影响力
(1)建设目标
按照"优化结构, 注重交叉,突显特色,铸造品牌”的思路进一步加强学科内涵建设,依托“大化工”发展战略,打造学校学科品牌。以“两院一园”为载体,促使学校科技创新和产业涌现大量标志性成果,力争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思想、理论和重大科技命题。新增以学校为第一主持人单位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5项左右。加强各类平台建设,积极打造平台资源品牌效应。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形成校园文化活动品牌。
(2)建设任务
大力实施“大化工”发展战略,建立完善彰显学科特色优势、全面实现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发展模式,围绕重大项目,团队建设,积极开展施行跨学院、跨学科、跨团队的学科建设新途径,切实加强学科内涵建设,全面提升彰显学科实力的各项指标体系,培育部分国内先进并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品牌学科。
对现有科研、教学项目进行评估,遴选有潜力冲击国家奖项的项目,设立相应领军团队,并签署团队建设合同。组织专班、集中力量和资源申报各类奖项。与“创新工大”协同并进,对学校各项专利技术和重大成果进行归整,对能充分体现学校特色和优势的成果大力推进成果转化。整合各类平台资源,充分发挥技术优势、设备优势、人才优势等,实施品牌集成工程。
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重视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校庆纪念日等学校重大活动, 精心策划,形成品牌。加强对“WIT”(微特)系列文化活动的凝练,注重内涵的延伸,打造校园文化品牌。
充分利用报刊、网络、电视等媒体宣传学校办学理念、改革成果、先进典型等,提升学校美誉度。对校史资料进行全面挖掘整理,举办校史、校情展览,启动校史馆建设。
(3)保障措施
加强对品牌意识的宣传工作,集中力量,全面实施品牌战略。
完善宣传工作制度。增强宣传的影响力和辐射力。转变工作观念,建立各部门和宣传部门的联动机制,完善宣传激励机制,形成人人重视宣传、积极参与宣传的踊跃氛围。加强联络,充分吸引和利用社会媒体资源宣传学校。
项目四:推送杰出校友
(1)建设目标
开发、整合和利用校友资源,把校友事业作为学校事业发展的组成部分, 努力实现校友和学校同携手、共发展的目标。加强对知名校友的宣传,扩大社会影响。在建校45周年,建设成校友品牌标志性建筑——校友楼(含校友林)。
(2)建设任务
加强学校校友会组织机构建设。加强各二级学院(含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校友会、基金会建设工作。将校友工作纳入院部工作目标考核体系。进一步挖掘校友信息,完善各学院校友信息库。寻访尚未成立校友会地区的校友,推动当地筹备、成立校友会组织。广泛拜访各地校友,开展校友楼建设募捐活动,适时召开校友代表大会。同时征集校友楼大楼设计方案,筹备启动建设工作,2017年底完成建造与装修,正式投入使用,同期完成校友林建设。进一步完善校友网建设,提升学校校友网覆盖面和影响力,开辟知名校友宣传专栏,拓展《校友通讯》的刊发面。进一步完善校友总会和各地校友分会各项工作体制机制,把校友值年返校聚会和校庆日办成品牌活动。
(3)保障措施
进一步做好拜访校友及校友企业工作。宣传学校建设发展成果,收集相关建议和意见,积极搭建多方位的合作平台。
加强校友文化建设。重视校史的宣传和展览,注重在校生校友意识的培养。
(四)幸福工大
1.基本内涵
幸福是目标。基本内涵是“让师生员工充分实现自我价值,校园稳定和谐”。建设“幸福工大”,要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大对工大精神内涵的提炼和宣讲,使之成为全校师生共同的核心价值追求;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解决师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维护和实现师生的生存与发展权益,让广大师生享有更优美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
2.建设项目
项目一:校区改造
(1)建设目标
完成流芳校区周边地块收购任务。完成流芳校区校园规划修编。不断改善师生员工的居住条件、居住环境,基本解决新引进人才的住房困难。大力推进流芳校区教职工周转房建设。积极推进武昌校区教职工住宅整体改造工作。进一步做好教职工住房货币化补贴工作。整合学校教学办公资源,努力为年轻博士、高级职称教师提供必要的工作空间。积极探索对泰塑学生公寓监管的有效机制,提高学生住宿质量。
(2)建设任务
建成武昌校区两层楼教职工临时住房,可腾出带室内卫生间的标准间约30间作为单身教职工的过渡房。在流芳校区建设200套公共租赁住房。建成教师专用食堂。探索武昌校区教职工宿舍改造的工作方式,并积极推动整体改造进程。完成武昌、流芳两校区供水、供电改造,保障武昌校区师生用水用电需求。完成校园视频监控系统的升级和改造工作。对两校区室外绿化场所面向社会公开招标,推行工程外包,积极完善和调整校园绿化布局,增添休闲健身设施。积极争取社区惠民工程建设项目,改善社区文体娱乐设施建设。统一规划和建设校区商业门点,建设标准化超市。完成学校幼儿园升级改造。加强与泰塑学生公寓的协调联系,争取学校在管理权限上的主动权。
(3)保障措施
科学做好各项目的前期设计方案,积极与政府相关部门进行联系沟通,做好项目预算,加强经费审计,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加强基建工程管理,确保建设工程质量、进度。
项目二:就业创业
(1)建设目标
坚持面向就业主体、面向社会需求,建立健全立体交叉的毕业生就业体系和适应市场导向的就业运行机制,稳步提高就业率。完善相应政策措施,鼓励支持学生创业,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扎实做好“学生资助暖心工程”,争取更多企业和社会团体资助,提高学生受助面,按5%的比例逐年增加勤工助学岗位数。
(2)建设任务
实施“学风创优工程”,建立学业预警和学习帮扶机制,以优良学风促校风、考风。深化“阳光心理教育工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建成湖北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建成学院心理健康二级工作站10个。推进“学生事务一站式服务工程”,积极利用学生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公布服务指南和应答咨询信息,提高学生事务办理效率,建成一站式工作站。
全面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计划。挖掘社会资源,建设一支高素质、多元化、专兼职创新创业导师队伍。整合优化升级现有就业指导师资,每年增聘3名资深校内外创新创业专家,每年选派8人次分批外出进修。加大“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基金”、“大学生校长基金”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专项经费”的经费投入,设立“校友创新创业基金”,引进资金创办校企联合创新基地和创业基地。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实践训练,每年邀请20名知名校友、企业家或创业典型开展主题讲座,提供创业咨询与经验分享,每年参与3项政府和社会扶持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公益活动。开发创业教育方面的全校课程,将《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合并为必修课程纳入计划,开设《创新教育与创业指导》等公共选修课。建设好 “武汉工程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基地设立创新工作室10~15个,创业工作室10~15个,打造具有一定知名度的项目团队3~5个,建立基地入驻团队“优胜劣汰”机制。支持鼓励二级学院各中心实验室、实验中心、工程中心等产学研实践基地来构建创新创业实训基地。
积极参加各种校企交流活动,邀请更多的大型国企、世界500强等企业来校招聘;争取就业工作市场库年增加10%以上。全校就业工作人员至少参加一次就业工作的学习培训,获得全球职业规划师、就业指导师等资质的教师达到15人以上。普及大学生就业指导及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立专门的教学或就业指导咨询机构;着手推行奥兰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对毕业生的全员覆盖,将奥兰就业信息管理系统下放到每个毕业生,实现信息化管理。
(3)保障措施
贯彻落实《学校关于加强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强化监督考核机制。
完善学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创新学生事务服务理念。不断完善“奖、贷、助、补、减、绿色通道”六位一体的学生资助体系。
充分重视和挖掘学生就业创业资源,完善各项保障措施。
项目三:职业发展
(1)建设目标
稳步推进教师队伍分类分级分流管理,积极引导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切实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和群众满意度。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的服务保障队伍,为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提供优质服务。
(2)建设任务
完善教师培养体系,拓宽渠道,有计划地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完成学校管理干部分类建表,分析干部队伍现状,制定干部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加强干部工作全局性和前瞻性。不断健全和完善学校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逐步建立和完善人才队伍分类分级分流管理体系,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完善教师队伍职称评审体系,积极拓展管理干部学习、培训、晋升渠道。进一步完善服务质量标准并形成相应服务制度。建立健全服务保障人员的评价和考核机制,完善监督体系。建立实用的培养机制,抓好技能培训,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的服务岗位加强技术培训,不断提高服务人员的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水平。逐步完成青年教师职业发展规划,教师队伍整体初步形成教学和研究梯队。
(3)保障措施
继续实施人才队伍建设系列计划,提高人才的层次、水平和素养。以维护和保障教职工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结合学校实际,稳步推进人事管理体制改革。
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永葆干部队伍纯洁性。加强管理和服务保障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功效。
项目四:待遇提升
(1)建设目标
积极落实绩效工资新政策,稳步提高教职工收入,2017年底,使教职工的收入增长与学校事业发展相匹配,与学校的实力和地位相匹配。
(2)建设任务
调查部分省属高校各类人员收入情况,分年度制定学校教职员工收入增长方案。修订完善《武汉工程大学绩效工资改革暂行办法》,切实与工作业绩挂钩,着重发挥绩效奖励的激励作用。逐步落实餐补、车贴补等发放工作。调研其他同类院校离退休人员工资收入情况,纳入学校统一考虑,统筹规划。建立完善各项评优评先管理办法,提高比例,加大奖励措施。
(3)保障措施
加强学校经费预算的管理,开源节流,争取更多的经费支持。结合相关政策,稳步推进学校人事管理体制改革。
项目五:身心关怀
(1)建设目标
加强舆论引导,进一步激发师生爱校荣校意识,树立集体荣誉感、认同感、归属感及与学校同舟共济的主人翁意识,自觉养成知荣明耻、遵纪守法、善思笃行的良好品质。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改善就医条件,不断提高体检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全面推进全员健身活动,努力在全体教职员工中营造身心俱悦的良好精神面貌。
(2)建设任务
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爱校、荣校,共促和谐”、“弘扬工大精神、做幸福工大人”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加强校医院硬件设施建设,加强对医疗服务人员的技能培训。开展职工心理健康普查与咨询辅导。做好优秀教职工暑期休养工作。做好元旦、春节送温暖工作。传承特色,开拓创新,积极开展既有思想性和知识性,又有娱乐性和实践性的校园文化活动,支持教职工体育社团开展各项竞赛活动。营造尊老、爱老、敬老的良好风气,切实落实离退休教职工的政治、生活待遇,支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支持老教授协会和老年协会的工作。完善各单位服务离退休职工的工作机制。完成武昌校区水塔旁2层楼建筑的维修改造,划归离退休干部工作处作为老同志活动用房。
(3)保障措施
建立“大民生”工作领导机制,定期研究部署重点民生工作。各级党组织、工会要引导职工爱岗敬业,主动开展政策宣讲、民意调查,化解矛盾。健全民生问题决策机制,保障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强化师德教育,加强尊师爱生教育。有效减轻教师工作负担,丰富教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促进教职工身心健康加大投入,修缮(建)校园文体设施。
重视支持离退休老干部工作,完善各项工作保障机制。
中共武汉工程大学委员会办公室 2014年12月9日印发
|